J联赛国际青年赛_国际青年友谊赛
1.球星莱昂纳多资料
2.日本足球进步的原因
3.加地亮的关于日本足球
4.浦和红钻在日本排名
球星莱昂纳多资料
全名:莱昂纳多·纳西蒙多·德·阿拉约(Leonardo Nascimento de Araujo)
生日:1969年9月5日出生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身高:1.77米
体重:73公斤
司职:前腰 左后卫 攻击型左前卫。
在人材辈出的足球王国巴西,莱昂纳多早年并不得志,但是1997年他一下子窜了上来,不仅站在了“梦之队”AC米兰队的主力前卫位置上,而且穿上了象征着荣誉与球艺的巴西国家队10号球衣,成为球迷心目中新的“终极宠儿”。
小时候,莱昂纳多就被巴西浓重的足球氛围所融化,迷上了足球。14岁加入著名的达伽马队,后转入弗拉门戈队受训,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1987年,18岁时转会布劳贝他队,1990年转入圣保罗队,在该队他的天赋有所展现,夺得了91、92年的全国锦标赛冠军,92年的南美解放者杯赛冠军和丰田杯赛冠军。1992年他转会到西班牙的瓦伦西亚队,在这个平庸的俱乐部里碌碌无为了一年。1993年,他回到巴西圣保罗队,夺得了1993年的巴西全国足球锦标赛冠军、南美解放者杯赛冠军和丰田杯赛冠军,人们终于开始注意他了。
1988年,莱昂纳多被任命为国家青年队队长,1989年率队参加在沙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只获得第3名,同年12月第一次入选国家队。1994年,他以主力身份出战第15届美国世界杯赛,为巴西第四次捧得世界杯立下汗马功劳。同年,他赴日本鹿岛鹿角队踢球,成为日本J联赛划时代的功勋人物,正是他的到来,日本足球在世界足坛上的地位才有了 “平步青云”的提高,他理所当然地为该队两夺J联赛总冠军。
1996年7月,莱昂纳多离开日本来到了法国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获得96-97赛季的法国联赛和欧洲优胜者杯赛“双料亚军”。1997年9月,莱昂纳多加盟名声如雷贯耳的AC米兰队,目前是队中的主力前卫,表现出色。
1997年6月,莱昂纳多为巴西队夺得美洲足球锦标赛的冠军;在9月进行的巴西、法国、英格兰、意大利四国邀请赛上,他表现非常突出,夺得亚军;12月又捧得首届国际联合会杯赛的冠军金杯。莱昂纳多球艺精湛全面,状态稳定,心理素质过硬,能够担负起连接巴西队中前场的重任。配合意识强,传球准确合理,也可以自己运球突破,直接射门得分,左右脚都能熟练运用,善于用头脑踢球。
莱昂纳多在2001年离开AC米兰后,2002-2003年再次效力于AC米兰,退役后他成为俱乐部的管理人员,正是他为AC米兰以超低的价格带来了金童卡卡。
2009年6月1日,莱昂纳多正式接替安切洛蒂出任AC米兰的主教练。
日本足球进步的原因
日本足球先进的原因有几点。
日本足球在1976年开始试行针对青少年足球培养的“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制度”,1980年正式全面展开,到1995年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已经基本健全(日本足协基本不参与或干预J联赛的运营)。
从启动时间上看,他们的训练中心制要晚于我们“举国体制”下的体校制。
从管理模式上看,同样采取的是“四级输送制”,即日本的“训练中心制”从下至上分别为:地区训练中心(相当我国的城市)→都道府县训练中心(47个,相当我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域训练中心(9个,相当我国的大区如华北、东北等)→国家训练中心。各级训练中心的资金由政府统一划拨,这与我们的体校制基本相符。
不同的是,他们的训练中心的具体工作由各级足协负责,隶属性很强,我们的体校则直接受各级体育局竞技体育处领导,足球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项目班,而体校之外的社会足球学校,要么隶属于职业俱乐部,要么挂靠在教育系统,足协的作用只归结于名义上的业务指导。既便如此,由于我国实行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两条线并行体制,而挂“学校”之名必须经教育部门审核批准,因此名义上就要隶属于教育系统,继而造成体育系统面对社会足球学校而无所适从,以北京市为例,北京足协在管理体系上仅认可国安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另外的不同是,日本足球的“四级输送制”包括地域训练中心(大区),我们没有这一级,却有体育传统校。如果将学校包括进来,他们的输送体系应该是“五级”。实际情况是日本职业俱乐部只常设一线队和预备队,预备队分为两档,其他梯队则均放在普通学校中,并有权在全国范围内选才,部分豪门俱乐部的梯队可达1000人以上。
同时还要知道,日本政府在二战后为了加强国民素质,曾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其中日本教育部门硬性规定,每一名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至两个业余体育俱乐部,费用已经包含在学费中,若参加更为专业的训练,才需要另外缴费,最新数据为330元人民币左右/月,相比日本人的家庭收入,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也就是说,大、中、小学校才是日本足球真正的梯队基础,而且真正堪称为群众基础。
从管理运行上看,日本足球要更一体化、规范化。在1995年之前,各级训练中心选拔运动员基本上是通过对抗赛的形式,这与我们的做法基本相符;从1996年开始,他们便建立起了国家训练情报信息机制;1997年建立了全国教练员研修会机制,共同确认下一阶段训练课题、传达国内外足球的最新情报,并派遣教练员赴海外学习青少年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1999年对所有足球教练员开放情报资料。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每两年更新调整),不论是职业还是业余训练均以此大纲为准,其中最极端的是由上至下全面实行442阵型,最细致的是细化到运动员的腿的粗细程度,最科学的是依据各年龄段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甚至提取球员的人体组织标本确认生理生化指标,以指导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要求和规划。
在这一方面,由足协协调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共同研商,想必会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绝对强于个体教练员的自学摸索。也就是说,日本足协极力推行的“一体制”,已然趋近或超越于我们目前的“举国体制”。
从具体操作上看,日本足协将青少年人才培养大致分为五期,即启蒙期(8—9岁)→基本技战术学习与实战过渡期(10—15岁)→实战期(16—17岁)→成熟期(18—21岁)→完成期(21岁以后)。由足协直接管辖的国家训练中心负责统筹指导U12、U14、U17的选拔和训练工作,每年安排一到两次集训,以组建相应年龄段的国家队。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我们也一样,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明晰且严格地予以执行,是否有篡改年龄或拔苗助长的现象出现。
从赛制上看,日本足球的全国性比赛共分为四级:一、无年龄,除J联赛、天皇杯、日本足球联赛外,还包括大学生足球锦标赛;二、18岁以下,包括青年足球锦标赛、高中生足球联赛、俱乐部青年足球联赛(U18);三、15岁以下,包括准青年足球锦标赛、中学生足球大会、俱乐部青年足球联赛(U15);四、12岁以下,包括少年足球大会等。相比日本的全国性赛事,我们由足协统辖的U系列赛制并不亚于他们,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不同的是,中国足协一方面被职业联赛和上级指令搞得手忙脚乱,另一方面又统辖不了教育系统属下的足球体系,因此U系列的运行是否良性良好,看看国足和国奥的表现就一目了然了。另外,我们虽然也有大学生足球联赛和大学生运动会中的足球项目比赛,但是却没有固定的中学生联赛,保持延续性的只有中学生运动会中的足球项目比赛。在此,就不用说少儿年龄段的比赛了。而日本足球非常注重对青少年高中阶段的重视及赛制的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早在1980年1月,国家体委、团中央、教育部曾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中小学生中积极开展足球运动的联合通知》,随后建立起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固定赛制,包括体育系统的青年足球联赛、业余体校少年足球赛和业余体校足球邀请赛,以及教育系统的12岁以下“萌芽杯”、14岁以下“幼苗杯”和16岁以下“希望杯”。可是,如今改的改、撤的撤,已经堪称面目皆非。
我们目前的U系列是在顺应国际潮流,不过,规模的大大缩减却已呈空中楼阁的态势了,特别是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下的足球体系已然日趋分道扬镳,或者说仅为藕断丝连,甚至体育系统下的体校体系和职业体系也在日趋被迫疏离,原本运行良好的“举国体制”继而令人极为堪忧了。
另外,近些年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们的举国体制被国外体育界推崇”的论调跃于报端,却忘了我们的“举国体制”是建立在行政运行的基础之上,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体育强国甚至根本就没有体育行政机构的存在。况且,至少在足球项目上我们的“举国体制”已然支离破碎,因此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市场经济下予以改良,而不是陶醉于所谓的外国人的羡慕和推崇,毕竟他们有他们的国情,不会蠢到照搬照套的地步。当然,在现实情况下,我们对“举国体制”必须坚持。至于改良,上文曾提到日本足协推行的“一体制”,是否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最后从教练员机制上看,日本教练有C、B、A、S共4个等级,只有S级可以执教J联赛球队和国家队,其他等级的教练基本是从事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工作。这也是国际惯例,我们也一样,不过是C、B、A共3个等级,只有A级能够职业联赛和国家队。不同的是,日本足协对教练员的晋级有一个硬性数据标准,即“教会一万个孩子踢球”,这也是每一名职业教练员的义务而被规定下来。而我们只有一次15—20天左右的培训考试,便可拿到等级证书。不过,我们裁判员的晋级反而有类似的数据要求,因此一旦周末有各级别较正规的业余比赛,基本上便会看到低级别主裁及无级别边裁的身影,因为他们要以此积累执裁数量和经验。这种硬性要求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日本,即便是职业教练员,也得“被迫”定期深入到基层业余队进行具体的训练工作,而均不设梯队的职业俱乐部也很支持这种做法,因为这既能锻炼所辖教练员的能力,更能以此发现青少年足球人才,当然,庞大的足球人口也给了他们施展拳脚的余地。
在此需要补记的是,若想在欧洲拿到教练证书,即便是最低一级也需要1—2年,其中青少年教练证书的办理最为严格。曾任国家队助理教练、率上海申花队夺得联赛冠军的吴金贵,在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留学4年后,才成为“中国持有国际足球教练员证书的第一人”。另外,国外的每一级教练证书都要予以年检。以英国为例,教练员必须要进行再学习,在每年赛事间歇期有3至4次,英足总会派出讲师授课,包括对世界足球最新技战术及理念等方面的研讨,以达到统一共识。
回到日本足球,他们还特别强调青少年培养工作的无偿义务性和责任心(也取决于整体国民素质),并团结了一大批这样的人群,其中以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足球运动员为主,以及社会各界热心足球的人士。履行社会义务,充分体现爱心,令这些教练员得到了社会尊重以及自豪感,进而更加尽心尽力,同时更会让更多喜爱足球的孩子可以无经济负担地先行踏入足球之门。必须说明的是,日本足协对U12的教练员要求非常严格,因为他们“把守着第一道关”。在这方面,我们似乎欠缺很多。
(转载自他处)
同时日本人还根据自己身体、体能的特点,在适当学习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属于自己的技战术,并且坚持了下来,真正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东西,使日本足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加地亮的关于日本足球
在日本在早期曾经出现一种和足球很相似的运动,这种运动名为“蹴鞠”。“蹴鞠”和日本神道(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真正的足球正式登入日本是在明智六年,即1873年,当时来自东京海军学校的英国海军官员道戈拉斯和日本人进行了一场类似现代足球的比赛,日本人第一次知道了现代足球。尽管如此,在15年后的1888年,日本才正式举办了一场现代足球赛,当时参加比赛的球队是神户俱乐部和横滨俱乐部,这两家俱乐部依然在今天的J联赛赛场上继续进行对抗,也是J联赛中两支历史最为悠久的俱乐部。统一的日本足球协会,一直到1921年(大正10年)才出现。日本足球协会的成立也意味着足球运动正式走进大众。但在此期间,日本队一直不是李惠堂时代的中国队的对手。从1917年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开始,一直到1934年第十届,期间中日足球队交手七次,中国队六胜一平占绝对优势,而且每次比分都较为悬殊。日本队只有在1930年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上与中国队3:3战平,并列冠军。进入昭和年代(1926年)后,日本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足球水平,得到迅猛提高。昭和11年(1936年),日本队第一次参加在柏林举办的奥运会足球赛,竟然奇迹般以3:2击败了欧洲的瑞典队,而瑞典队后来获得该届奥运会的银牌!二战结束后,日本足坛遭到极大破坏,直到60年代才逐渐恢复。
最近的这十年,日本足球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98年日本队首次打入了世界杯的决赛阶段,一年之后,小野伸二率领的日本青年队成功在国际足联世界赛上赢得了亚军。2002年在第二次参加世界杯的情况下日本队历史性的打入了16强,在亚洲足球的竞争舞台,日本的表现更上一层楼,他们分别在2000年和2004年两度赢得了亚洲足球竞赛最高的荣誉——亚洲杯。在球员方面,日本足球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球星。多年在欧洲闯荡的中田英寿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继中田英寿之后,日本球员如城彰二、高原直泰和名波浩都前后进军欧洲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在荷兰足球联赛效力的小野伸二和在苏格兰的中村俊辅都是日本青训计划几年来的杰出代表,相信在未来的亚洲赛场上,日本队将成为一支所有球队都畏惧的对手。
浦和红钻在日本排名
浦和红钻在日本J联赛中目前排名第4。
浦和红钻的历史和背景
浦和红钻足球俱乐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20年的浦和青年会,1950年改组为现在的浦和红钻足球俱乐部。在早期,浦和红钻就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在日本足球中崭露头角。从1993年开始,浦和红钻开始参加J联赛,并逐渐成为了日本足球的代表之一。
浦和红钻的荣誉和成就
浦和红钻在日本足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赢得了多个荣誉和奖项。其中包括五次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冠军、两次日本超级杯冠军、两次亚洲冠军联赛冠军以及一次亚洲超级杯冠军等。浦和红钻还代表日本足球参加过多次国际赛事,如世界杯和奥运会等,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浦和红钻的主场和球场
浦和红钻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是埼玉体育场,这是一个具有现代化设计的足球场,可以容纳近四万名观众。该球场是日本职业足球联赛中最大的足球场之一,也是亚洲最具代表性的足球场地之一。在这里,浦和红钻足球队取得了许多胜利,也举办过多场国际足球赛事。
浦和红钻的球员和教练
浦和红钻足球俱乐部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球员队伍,其中包括许多日本顶级球员和一些国际球员。例如,前日本国家队队长长谷部诚、现役日本国脚酒井宏树和前广州恒大队外援克莱奥等都在这里取得了成功的职业生涯。
同时,浦和红钻也积极引入国际知名教练,如前英格兰主帅霍顿等人,这些教练都为球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浦和红钻足球俱乐部是日本J联赛中的一支著名球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强大的实力和不俗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