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生篮球联赛_贵州大学生篮球联赛高职高专
1.篮球氛围对中国篮球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2.怎样打入CBA
3.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的大学生篮球协会历届主席(会长):
4.班长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5.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的人员编制
篮球氛围对中国篮球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中国篮球的成绩可能没有多大的直接意义,但是对篮球这项运动本身意义很大。
我经常看B站up上传的菲律宾野球队打球,好像叫什么“不多”。
很有意思,我之前当笑话去看的,但是看了之后很感动。
首先,人家是真的打球,有规则的,不是乱来的。
然后,条件是真的差,差的不行,有的时候就是土地上面一个篮球架,地都是歪的,所以“主场优势”那是真的优势,不是开玩笑的。人呢,有时候是人字拖,有时候是光脚。
光脚急停跳投你敢信?
最后,他们打球是可以获利的。靠,在咱们这里肯定违法了,他们那边合法。所以这还是一个小小的产业,是可以靠打球生活的。
看了这个给我的震撼很大。
后来就看到了村BA,我觉得这就是一样的东西。
我们的条件比他们还好得多,我们也不需要来养活自己,观众也多,还能在网上传播。
这是一条正确的路。
因为篮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电竞为什么现在这么红火啊,因为门槛低啊,人人都有电脑,有手机,随时就可以来一把。
参与感多高啊。
我相信热爱篮球的人肯定不少,但是平时能打打篮球的,那就少多了。
时间问题,身体问题,场地问题,人员问题。
太多太多的因素了。
所以啊,得一步一步来,没条件打,大家可不可以在一起看球啊。
先看比赛吗。lol我也好几年没碰了,但是MSI和S赛我也没落下。
慢慢来,别着急。
我相信,这种氛围起来了,比拿了什么名次,什么金牌,要重要得多。在我的印象里篮球氛围不是这两年才这么好的,我记得小的时候就很好了。我还记小时候打半场特拼命,因为只有一个球场,一输了就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上场,球场上从早到晚都有人打。这两年被传播出来只是传播工具更加大众了,人人都可以拍视频发网上。
就算篮球氛围再好,也不会对中国篮球产生什么帮助。因为中国篮球运动员基本都是通过青训俱乐部从小培养,而青训俱乐部挑人大多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体育名将后人。比如大家熟悉的郭艾伦,张镇麟,像姚主席父亲也是篮球运动员。易建联父母也是职业运动员。
所以在中国要打上职业比赛,关系和背景占比很大,只有很少一部分三白人员能打上职业比赛,三白人员打上职业比赛真的是实力很突出了,不然真的很难被找到。
相比美国,欧洲等篮球强国,则有很多来自贫民窟的人,他们能打上职业联赛完全在于美国,欧洲成熟的篮球体系,让你只要有实力就能打上球,关系和背景意义不大,有些时候反而是累赘。比如勒布朗、韦德、加内特、巴特勒、艾佛森等等,都是支离破碎家庭,从小在贫民窟长大打球。而这些人放到我们这来,基本就是野球场一霸,职业联赛打不上。
以及这两年CBA因为疫情持续亏损加上那有点问题的规则和限制,球员工资并不高也不自由,很多大学名将宁愿去打野球,都不去打职业比赛,毕竟当网红比当职业球员挣钱多了,而且名气还高。
村镇本身就孤寂,空闲时间多,除了广场舞缺少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而篮球可能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于村镇篮球我个人认为让其自由发展就好,不要过多打扰,这点薄弱的基础一旦有商业气息进来就变味了。像贵州哪里火了之后很多网红球员就过去了,前两天才刷到和网红球员和哪里的球员爆发冲突。
最近正在进行的比赛,人也非常多:
怎样打入CBA
进入CBA有以下途径:
1 先打高中或CUBA,如果有超群的实力和足够的运气,被CBA的某个俱乐部选中的话,就可以进入预备队或直接打联赛。
2 你家很有钱,并且与俱乐部领导或篮协领导有关系,然后你就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他们的信任,你就有机会进入联赛了。
3 你家跟长在北京工作的篮球记者有关系的话,你可以跟他们一起与国家体育总局里打球,如果你的运气非常好,而且年轻、有实力或有天赋,没准你能碰到几个教练,就把你挑走了。
4 北京金隅在征召喜爱篮球运动的青少年,你可以去俱乐部报名。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即CBA,英文全称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中国篮球协会,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联赛。其中诞生了如姚明、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等球星。
CBA在1995-1996赛季由555香烟取得联赛的冠名权,1996-1997赛季到2000-2001赛季为希尔顿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之后摩托罗拉和联通新时空分别取得过联赛的冠名权,联赛在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13年吸收四川队队伍扩充为18支。2014-2015赛季CBA球队数量由18支增加到20支。
CBA自每年的10月或11月开始至次年的4月左右结束,长度和美国的NBA相仿。CBA成立之后,总共有四支球队夺得过总冠军,八一队和广东队都曾八次夺冠,北京队近四年夺三冠。
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篮球协会的大学生篮球协会历届主席(会长):
罗泽发(2009--2010学年),男,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7级学生;
国家篮球项目二级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理工杯”优秀裁判员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工作者
贵州省兴仁县“朝顺城市花园”篮球锦标赛优秀裁判员
曾获焦作市书法比赛三等奖
河南理工大学社团文化节“先进个人 张金彪(2010--2011学年),男,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08级学生
国家篮球项目一级裁判员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南省优秀奖
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优秀志愿者
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河南理工大学第六届“理工杯”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第七届“理工杯”优秀裁判员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优秀学生社团干部 师旭伟(2011--2012学年),男,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08级的学生
篮球项目国家二级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河南理工大学第六届“理工杯”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第七届“理工杯”优秀裁判员 李云辉(2012-2013学年),男,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专业09-01班
篮球项目国家二级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河南理工大学第七届“理工杯”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第八届“理工杯”优秀裁判员 张丰泽(2013-2014学年),男,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1-2班学生
国家篮球项目一级裁判员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六届学生委员会委员
“挑战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
“创青春”河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
河南理工大学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十佳学生社团干部”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河南理工大学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理工杯”球类比赛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2、2013、2014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学生篮球联赛优秀裁判员
山东省潍坊市第十九届篮球锦标赛优秀裁判员
山东省昌乐县2013年职工篮球联赛(CLBA)优秀裁判员
蒙牛集团(焦作)2013年生产系统篮球赛优秀裁判员 董志威(2014-2015学年),男,资环学院水文专业12-2班学生
国家篮球项目二级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校级“三好学生”
河南理工大学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河南理工大学“诚信校园行”口号征集第二名
河南理工大学第九届理工杯”球类比赛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第十届理工杯”球类比赛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第十一届理工杯”球类比赛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3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学生篮球联赛优秀裁判员
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学生篮球联赛优秀裁判员 谢冠凯(2015-2016学年),男,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1304班学生
篮球项目国家二级裁判员;
篮球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
第十届“理工杯”球类比赛“优秀裁判员”;
第十一届“理工杯”球类比赛“优秀裁判员”;
2014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2015年体育节暨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班长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也度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作为大二这一学年的班长,我的工作是协调其他班委管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协助老师为班上同学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并努力创建优良的班风学风。回顾这学期,在辅导员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助教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班级建设,并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狠抓学习不放松。其间,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现总结如下:
加强学习活动的开展,促进同学娱乐性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到了大学我们更要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在大二第一学期,在学生会社团部的策划下,我积极配合学生会在班上和学习委员一道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学习活动,所有活动实行标准量化评分,评选出优秀者参与学院的比赛。由于此类活动实践性强,获得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班上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同学们不仅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还赛出了友谊,赛出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对于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之一的我来说,此类活动在大学的学习中应当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不但锻炼出了同学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胆量,还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学习交流,丰富课余生活,增加同学间的友谊,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班风学风的建设。
大一是同学们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大二是同学们大学生活步入正轨,并开始认真执行大学规划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以后大学生活乃至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益处。作为班长的我,除了在这面要严格要求自已以外,还要在班上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引领班上的同学树立起积极向上、刻苦努力、热爱公益的当代大学生形象。所以我还在班上积极组织公益劳动,带领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到学校操场、草坪拾捡垃圾,为建立起我们美丽、干净、整洁的大学校园贡献一份力的同时,还让同学真正了解到付出的高尚和劳动的光荣,培养同学们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大学生应有公益意识和社会意识。
对于同学们的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问题,我认真阅读各种相关文件,积极采纳老师和上任班干的建议,严格按照文件给出的评选条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民主地评选,在班上公示无争议后再向学院提交。
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每学期都利用节假日组织全班同学到户外活动。无论是事先的策划、预算、踩点,事中的开展,还是事后的善后工作,一刻也不敢放松,尤其是同学们的安全问题,虽然我们都也是大学生了,但集体活动人多事杂,所有问题必须做好事前预料,做好认真防范,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惨重的代价。虽然这样一来会使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但每次活动都以成功圆满而结束的时候,就是我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之时。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嬉戏言笑,玩各种有趣的游戏,大大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班级凝聚力。
在班上的文体活动方面,尤其是各类体育赛事,就是我们班无比自豪的事了,分院篮球联赛中,我们班的体育健将奋力出击,班委组织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助威!在全班的齐心协力之下,获得全院第一名的殊荣。在校级乒乓球联赛中,我们班的优秀女运动员巾帼不让须眉,获得全校单打第二的好成绩。为我们班争光的同时也向班上展现了运动的美好,生命在于运动,他们的精彩表现带动了班上不少同学加入运动强身的行列。在文艺活动中,积极配合学生会组织参与迎新晚会,元旦晚会。同学们在舞台上尽展自己的才艺,塑造了当代大学生文韬“舞”略的美好形象。
总的说来,大二这学年,在各位老师和辅导员的指导帮助下,在全班同学的通力配合下,我圆满完成了贵州财经大学教育学院11级教管班为期一年的班长之任,我深知,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有些做的不足的地方,有很多因个人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失职。在此,只能恳请各位老师同学谅解,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建议和建议,我一定积极加以改正。虽然我现在也不再担任班长之职,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一如既往地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极力配合现任的班干,建设好我们的班级。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大二这一学年留给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写这篇总结时,许多精彩瞬间一幕幕浮现眼前,所谓感慨良多。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担任大二这一学年班长一职中,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付出和什么是担当;学会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相处;正真领悟到了这几个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信口捏来的词的真正含义。这留给我的将是一生享之不尽的财富,谢谢!
篇二
我叫XX,男,XX岁,年与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现在复肥三班任班长一职。三年来,我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认认真真地做好了本职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三年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狠抓安全工作,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安全放在我工作的第一位。强调班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树立班组团队为核心,以强化班组管理为重点,以打造安全为主线,并提出一些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要求:
1、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把安全放在心里,把过去嘴上讲安全变成了现在心中想安全。形成安全工作天天讲,人人抓的良好局面。
2、切实做好班中巡回检查工作,对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对生产设备各系统进行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排除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
3、严格执行交*制度,要求交*人员必须面对面将生产、安全等情况交接清楚,做到不清楚就不*,防止因交*不清楚而危机生产安全。
4、严格穿戴公司的劳动保护用品,保护自身的安全健康。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班三年无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安全生产。
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工作质量继续发扬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努力熟悉生产的各项工作。经常组织并参加车间的各项培训。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整体技能,便于更好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完善加强车间的日常管理制度,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我始终坚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工作宗旨,认真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做到不辜负领导信任,不愧对同事的支持尊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生产时,经常在车间、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设备出现故障时,我并极时抢修外理,放假前,我带领全课人员认真做好工厂交给的各项工作,无论是清理现场卫生还是在机器保养,我都身先士卒,积极参加,与员工同甘共苦。
三、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是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的源泉还是学习。在过去的三年中,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我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了这些欠缺的经验,现在的我工作起来明显会感觉比以往更加的顺手,其实所谓事倍功半,就是每天都要尽可能地累积进步,哪怕只是几处“微不足道”的细节,天长日久下来也是一笔可以极大助力工作的财富,我坚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理论水平。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质不断提高,更好地适应工作任务需要。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觉悟,时刻以“科学发展观”思想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公司各项工作精神,以一位合格的管理人员标准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工作任务和思想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树立全心全意为生产服务的思想,牢记“知识就是生产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吸取高质量的管理模式、高效率的工作思想,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在开拓了眼界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公司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在管理中总结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四、节能,做好节约成本的工作浪费的都是成本,节约的都是效益,想增加生产效益,就一定要抓好节能的工作,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提高产量,节约水,电,煤,气,油,把车间的一切物资都合理的利用。
五、强化内业管理为达到iso质量认证的工作标准,切实有效地完善各项工作记录,以便公司对各班组进行工作制定,对各班组的各项记录进行不定时检查。我们要做到各项工作记录准确无误,笔体工整、清晰、干净整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各记录本进行妥善保管。
六、不足之处
1、应该继续加强管理理论知识学习,以提高自己理论素养,修养和企业管理能力,以便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为公司发展尽心尽责。
2、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够,导致出现了上下级的沟通不到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也说明了自身管理不到位。
3、工作力度还不够大,个别细小环节还没有妥善处理好,今后要把工作做细做到位。
七、的工作方向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好厂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积极为员工起模范带头作用。
2、狠抓“5s”与“iso”认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3、重点做好员工技术培训、岗位练习工作,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高素质队伍。
4、抓好员工思想工作、安全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工作。
5、抓好节能降耗和设备检查保养工作。
6、加强与领导沟通和请示汇报工作。
总之,在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大学习和工作热情,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认真真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工作,完成好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构建和谐车间、和谐生产、和谐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篇三
在匆匆过去的半年,感触颇多。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让我有信心和动力做好班长,感谢那些曾经给过我帮助和鼓励以及对我提出批评的同学,我会以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职责,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回顾这个学期,我们在一起生活学习,每个人都做出了一点值得骄傲的成绩,大家之间的感情也不断加深,互相团结,班级也蒸蒸日上。
一、班级工作方面
1、班级气氛和谐融洽,班委会议以及班级会议发言比较积极,对班级的工作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2、班干部分工明确,都能够合格的完成自己的职责,班务工作有所提高。
3、班委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同时班委会成员之间增添了不少默契。
二、学习方面
1、同学们出勤率较高,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课堂积极性较高,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2、同学们学会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方便的互联网资源,涉猎更多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库。
3、越来越多的同学为学习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大于以前,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尤其临近考试时最为突出。
4、由于学分制度的实行与深入,同学们都能在学习和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班级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善。
5、年终考试,我们班同学基本都能过关,且成绩优秀,获得老师的好评。
三、活动方面
1、半年的时间自己班里组织过晚会,很感谢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的协助,晚会办得算是很成功吧,发现班里的同学多才多艺,总是有一阵高过一阵的喝彩。
2、学校的红歌节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大家都付出了努力,有的人嗓子都哑了。大家为了争得班级荣誉都积极进取,为成绩出谋划策,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3、在学校其它社团组织的活动,我们班同学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并获得不少奖项,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加了绚丽的色彩。
4、我们班的部分同学还参加了对爱心社团的义捐和市红十字会的义务鲜血。
5、不少同学在班级活动和组织策划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四、思想方面
1、大多数同学积极向上、进取,努力学习。
2、大多数同学为自己订立了一个目标,并通过不懈地努力去实现。
3、大多数同学思想团结、集体荣誉感强,乐于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人。
4、班里同学向党组织靠近,不少同学写了入党申请书。
五、班里的不足
1、有的同学在学习态度上暴露了不足,偶尔上课迟到或旷课,对于某些课程态度不积极,课下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成绩不理想。
2、一部分同学对网络投入了过多精力,导致学习不太认真。
3、个别班委会成员总体表现不太好,纪律和积极性不高,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4、班级里或多或少出现小集体,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
5、有些同学对班级活动出现抵触情绪,不愿参加。
六、个人感想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组成我们现在的班集体,大家经过半年的接触和了解,逐渐成为朋友和知己。我们的班级还有很大的可塑性,我相信,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会更加团结,更加热爱我们的集体。
做了半年的班长我学到很多东西,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沟通,学会了提高。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很感谢大家赋予我的这份光荣。我会一如既往的为了大家的班集体而努力,不会辜负大家和老师的期望,再次感谢大家!
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的人员编制
部行政办公室主任:左 晖
教学教研室主任:陈晓梅、陈志敏、任廷锋、余章彪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控中心
主 任:刘 炜(兼)
副主任:谭永昌、龙庆菊
场地器材管理中心
主 任:王克新
副主任:吴 卫、张 松
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
主 任:余 兵(兼)
副主任:韩 伟、冉孟刚
教学科研科
负责人:邱 勇(兼)、吴绍奎、陈 梅
体管中心
主 任:汪克新
体育教育专业综合办公室
负责人:于贵和(兼)、罗丽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体育教学部现有在职教师59名,教学辅助人员5名,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2.37%;国家级裁判员五名。这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我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我教学部一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以提高在职教师教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同时,充分利用贵州大学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平台,进一步引进国内外高职称、高学历人员,以形成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专业教师梯队。
教授讲师名单 体育教学部教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唐吉柿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刘 炜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腊安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晓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志敏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宋冬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朝琼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炼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庆菊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以慧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罗云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齐 心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冉孟刚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三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廷锋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江 涛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小兵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梁 桦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光明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程明霞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冯 毅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保亚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 浩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李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邱 勇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于贵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余 兵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汪克新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裴 岚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胡晓梅 女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讲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陈 尉 男 体育教育训练学 查明艺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 宏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谭永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唐兴国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贵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马武云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史小红 女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黄尚军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鞠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 涛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丁景勋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昌能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秀芳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筑全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应飞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兆庭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邹力佳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左 晖 男 贵阳师专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昊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褚三章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卫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喻 强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多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文波 男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富 燕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教授、副教授简介
唐吉柿,男,1955年生,中国党员,贵州遵义市人。参加全国健美操教练培训,主编《体育与健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编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体育与健康》。发表论文7篇:
1、试论体育的审美本质与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增刊),1996年.
2、市场经济下的体育美学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1997(8).
3、心理测试仪对学生焦虑心理测试探讨[J].第一届全国学校体育科报会论文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4、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审美功能与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4(1).
5、试论体育情报的保密特点及防范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3.
6、体育美学:一种生命现象的文化这些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2004(5).
7、自助式体操水平支撑成倒立练习器[J].国家实用型专刊,2000(4).
王凇瑞,男,辽宁本溪人,中共党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北京鹰之歌文化传播公司学术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炜, 男,贵州贵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部长,中国大学生足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协会委员,贵州省学生体育协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贵州省体育场馆协会副主席。今年来主编教材五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于贵和,男,土家族,河北顺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专家组成员。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三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邱勇,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主持参与科研课题六项。近几年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两部,参编教材两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余兵,男,壮族,1969年生,广西横县人。2002年参加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2003年参加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外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发表论文4篇:
1、铅球教学体会[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2(增).
2、浅谈贵州大学运动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3(3).
3、贵州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若干问题的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报,2003(9).
4、高校100米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探讨[J].毕节师专报,2003(9).
陈晓梅,女,四川大竹人,中共党员。中国体育科学协会会员。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骨干”培训。荣获2005年贵州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优秀裁判员称号;获中国高校第八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优秀奖。发表论文5篇:
1、体育教学论与哲学和教育学[J].福建高校体育,1992(1).
2、发展髋踝关节力量与提高短跑速度[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4第3、4集.
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语言[J].中国农业教育信息,1998教改专辑.
4、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
5、关于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0年(3).
宋冬梅,女,1963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 1991年6月至1992年8月,参加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1997年8月参加中国健美操协会“全国健美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007年10月参加“贵州省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发表论文4篇:
1、 关于体育消费文化的思考[J].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1999(3).
2、 试论体育对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重要性[J].贵州大学学报,2002(3).
3、 浅谈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发展[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4、 体育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途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2).
罗云义,女,彝族,1958年生,云南永仁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
1、谈精讲多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
2、竞技体操之美学蕴涵论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J].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梁桦,男,1967年生,重庆合川人。2002年至2004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进修研究生课程;2001年参加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初级培训。1993年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第二届大学生足球赛优秀裁判员;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一等奖;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六届体育科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0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七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三等奖;2003年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西区决赛“体育道德风尚奖”。发表论文6篇:
1、浅谈头部在体操动作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1995(1).
2、艺术体操规则的演变与价值取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艺术体操的竞技化与艺术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
4、奥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J]. 贵州体育科技,2002(4).
5、影响高校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应用的因素及其对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3).
6、艺术体操技术动作的竞技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龙庆菊,女,苗族,1972年生,贵州省锦屏人。曾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
1、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贵州体育科技,2003(1).
2、太极拳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论从,2004(2).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软式排球在贵州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探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
5、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
张李,女,1961年生,贵州省赤水人,国家级裁判员。参加北京奥组委、体育总局田管中心“2008奥运会裁判培训”,发表论文8篇:
1、应当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量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7).
2、关于改进中长跑教学法的一点探索[J].贵州体育科技,1998(9).
3、对田径裁判员强化管理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10).
4、电子表格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4(12).
5、“一人为本”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的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5(1).
6、对高校体育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体育教学研究,2006(6).
7、教师观念的变革与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6(10).
8、奥林匹克文化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7(4).
李小兵,男,1968年生,重庆合川人。发表论文7篇:
1、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2002(6).
2、高校体育考评初探[J].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2002(6).
3、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2(6).
4、试论体育教育对贫困地区学生创新能量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8).
5、的体育观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方针的指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10).
6、利用弹道反射原理帮助大学生理解跳高运动的初速度和腾起角[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6).
7、跆拳道比赛运动员临场心理失态及调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8).
任三三,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人。发表论文7篇:
1、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你加大健康投入[J].中国高校教育与研究,1998(6).
2、健康、效益与体育产业[J].贵州体育科技,1998(6).
3、历史、人种、文化……观念与足球[J].贵州体育科技,1998(6).
4、互助力量在引体向上教学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报,1998(9).
5、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2).
6、互助力量练习法[J].现代教学研究,2004(9).
7、轮滑保护架[J].现代教学研究,2007(4).
冉孟刚,男,1965年生,贵州省望谟人,国家级裁判员。1999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二等奖;2000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九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
1、从终身体育思想试探21世纪体育教师的素质机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增).
2、对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理论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2).
3、对贵州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及训练与竞技水平的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8(2).
4、浅谈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的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增).
5、高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增).
杨保亚,女,1955年生,贵州黔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
1、贵州农学院体育专选课编班之我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1995(12).
2、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6(6)。
3、贵州农学院94级新生身体素质浅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6(3).
陈腊安,男,土家族,1953年生,贵州省德江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4篇:
1、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1996.
2、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特点及其管理[J].贵州大学学报,1996.
3、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贵州大学学报,1997.
4、优秀运动表象的实质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1997.
吴炼,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贵州贵阳人。发表论文6篇:
1、浅谈意识在体育竞技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2003(2).
2、试论足球运动员战术艺术在竞赛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培养[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3、试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围棋项目的必要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2(2).
4、略论足球技战术意识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
5、对改革现行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
6、论高校足球运动的地位、作用及价值取向[J].贵州大学学报,2002(增).
杨秀芳,女,土家族,1975年生,贵州德江人,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发表论文5篇:
1、对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
2、试论贵州土家族傩堂武术的体育渊源及其开发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
3、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隐性作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2).
4、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趋向[J].安顺学院学报,2007(6).
5、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民族心理的调适及其途径[J].贵州体育科技,2007(6).
杨昌能,男,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6篇:
1、贵州大学学生体育达标现状浅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10)。
2、浅谈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J].中外教育纵横,2005(4).
3、体育活动与亚健康[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9).
4、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浅析[J].新教育论坛,2006(4).
5、浅谈高校体育在现代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7(6).
6、对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0).
汪克新,男,1963年生,江苏常州人。参加四川大学“现代体育理论专家”培训;北京大学“体育运动场馆的运营与管理”培训。发表论文3篇:
1、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增),2002.
2、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量[J].贵州体育科技,2005(6).
3、试论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J].规则民族学院学报,2005(6).
任廷锋,男,土家族,1964年生,贵州德江人,民主促进会成员。《排球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主编,发表论文九篇:
1、试谈分类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0(4).
2、简介体育教学或运动、比赛前的一组拉伸体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
3、条件练习法在学校排球教学训练中的作用和运用[J].铜仁师专学报,2000(3).
4、我校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3).
5、试论高校学生增强体质的准则和身体体质的测定方法[J].贵州体育科技,2002(3).
6、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贵州体育科技,2004(4).
7、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救护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6(3).
8、表象教学法在原地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
9、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越性和运动员的适用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6).
陈宏,女,贵州省大方县人,中共党员。2001-200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进修;2002年参加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培训。近几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篇。
程明霞,女,1965年生,河南方城人。1997年参加大学生体育协会“全国高校田径教练员培训班”培训;2006及2008年分别参加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培训班”、“‘科技西部行’全省教练员”培训。近来来,发表论文6篇:
1、对体育教学模式的讨论分析研究[J].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1997(4).
2、论篮球全面技术与特长技术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7(7).
3、浅谈审美意识在观赏竞赛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1997(增).
4、谈体育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结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8).
5、武术进入奥运的利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增).
6、情感教育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现实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2005(增).
龙光明,男,苗族,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苗族协会副秘书长,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理事会理事。
1997年4月,参加贵州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研讨会,6月参加西南区农业院校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及体育课程研讨会,1999年3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工作研讨会,12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训练班,2001年7月参加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讲习班学习,2003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高层人文体育论坛。发表论文4篇:
1、普通高校业余跳远训练的尝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4集(合刊),1994(4).
2、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4集,1995(4).
3、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集,1996(3).
4、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第十期,199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