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手拉手刘欢_奥运手拉手现场版
1.为什么奥运会歌曲选择《我和你》?
2.从第一届奥运会到第29届奥运会的主题曲
3.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觉得怎么样啊?
4.韩媒称韩国女高音将演唱奥运主题歌,这个是不是真的啊
5.谁有2008年奥运会观后感 作文
为什么奥运会歌曲选择《我和你》?
中新网8月9日电 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在8日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绎了奥运主题歌《我和你》。开幕会结束后,张艺谋向媒体详解了为何选择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歌。
张艺谋在今日凌晨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体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这首歌“我和你在一起,心连心一家人”,非常的上口,而且让人很感动,跟这一次开幕式的主题非常吻合。
张艺谋称,奥组委用了好几年时间征集歌曲,共征集了几万首歌曲,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我觉得大家可能把汉城的《手拉手》作为一个开幕,从媒体上各方面都认为是一类的。好像很多歌曲的作者都是奔那条路走,后来我也在那条路上走了。
“一个突然的时间我们听到这首歌,当时觉得很美,这首歌的词曲都很平实。那个时候创意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要完成一张作品,我们要在现场完成一张作品。除了文艺表演之外,再加上运动员的足迹,要完成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的作品,就是我们的一幅画。”
张艺谋说,我们想通过这一幅画表示我们的一个愿望,所以这首歌“我和你在一起,心连心一家人”,非常的上口,而且让人很感动。所以当时导演一听到这个,马上第一时间就很喜欢它,而且我们觉得跟这一次开幕式的主题非常吻合,然后就推荐所有征集歌曲的同志都来听,也让领导和专家听。总之,大家都很喜欢。(据奥运官网文字直播整理)
从第一届奥运会到第29届奥运会的主题曲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歌曲-Reach out(欢乐通宵)
词曲:[美]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演唱:[美]莱昂纳尔·里奇(Lionel Richie)
1984年奥运主题曲是中国观众听到的最早的一首奥运会主题歌了。那年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在我们的运动员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的同时,我们也记住了美国著名的黑人歌手莱昂内尔-里奇
1988汉城奥运会主题曲-Hand In Hand(手拉手)词:[美] 汤姆·惠特洛克
曲:[意] 吉奥吉·莫洛德(Giorgio Moroder)
演唱:Koreana组合
这首奥运会歌曲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优秀、传唱最广的歌曲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曲-Barcelona(巴塞罗那)词曲:[英]Freddie Mercury
演唱:Freddie Mercury,[西班牙] Montserrat Caballe(卡巴耶)
《巴塞罗那》在1992年奥运会尚未开幕时便红遍了世界。而这种摇滚和古典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恢宏而又磅礴的气势。说起这首歌,还有一段小故事。歌曲的演唱者是英国的墨丘里,和西班牙卡巴耶,后者不仅是西班牙著名女高音,而且还曾提携过22岁的卡雷拉斯。
墨丘里曾经是英国著名的皇后乐队的主唱,而皇后乐队则是摇滚乐史上最具魅力的明星之一,其作品兼具摇滚乐的力度和歌剧的奢华高贵,是艺术摇滚的顶峰。
1988年,墨丘里和卡巴耶合作的《巴塞罗那》问世,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成为排行榜上的又一首长胜歌曲。遗憾的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没能看到两人的同台表演,因为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年,也就是1991的11月24日,墨丘里因艾滋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卡巴耶也因为朋友的离去,拒绝再与其他歌手合作演唱这首歌,因此,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现场,我们没能欣赏到这首《巴塞罗那》,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Reach(登峰造极)词曲:黛安·沃伦(Diane Warren),Gloria Estefan
演唱:格罗利娅·伊斯特梵(Gloria Estefan)
格萝利娅·伊斯特梵(Gloria Estefan),这名来自美国迈阿密古巴社区的女歌手,曾经在重大车祸中造成半身瘫痪,但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最终战胜病魔,重新站在了舞台上,唱出了“如果我能攀登得更高,我要触摸广袤的天空”这一超越生命的最强音,并凭借这首《登峰造极》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音乐奖。
2000悉尼奥运会主题曲-The Flame(圣火)词曲:[澳]约翰·夫曼(John Foreman)
演唱:[澳]蒂娜·艾莲娜(Tina Arena)
童星出身的澳洲女孩Tina Arena自小在水银灯与掌声中成长,1991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只身来到洛杉矶,93年加盟CBS出版了3首张专辑《Don't Ask》所有努力与蜕变终于得以印证。总销量达到双白金,成为国际乐坛瞩目的人物,97年的第二张专辑《 In Deep 》更展现了这位27岁女星的迷人风采,在美国 Billboard Top Ten 中长期占据首位位置,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给了Tina Arena更大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才艺, 一曲“Flame”迷倒亿万乐迷,也达到了她事业的巅峰。
2004雅典奥运会主题曲-Oceania(海洋)词曲、演唱: [冰岛]比约克(Bjork)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题歌《海洋》的演唱者是冰岛歌手比约克(Bjork)。她被称作世界乐坛最另类的前卫歌手、拥有“天籁之音”冰岛的国宝,无论曲风,还是行为,她都以怪诞和特立独行著称。11岁,比约克就推出了个人专辑《比约克》,之后赢得无数的大奖及空前的争议。2000年,她因主演**《黑暗中的舞者》成为戛纳**节的影后。
以前很多届都没会歌 2008年奥运会会歌--我和你
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觉得怎么样啊?
我觉得“非常好听”,特别是莎拉布莱曼不愧为“穿透灵魂的天籁之音。 一:《我和你》的曲风特别适合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绎 主题歌的演唱者在开幕式之前已经确定,两位歌手也可谓是众望所归。所以最后的歌曲很有可能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因为第一次演唱歌曲的歌手能把歌曲的内涵淋漓尽致的传达给观众,而这两位歌手都是绝对的实力唱将,其实这首主题歌并不好唱,刘欢也曾这样表示,因为看似简单的歌曲其实需要很好的理解歌曲的涵义,但是有一定难度的歌曲却能将这两位歌手驾御歌曲诠释歌曲的能力发挥到及致。 二:《我和你》显示了简单中的神奇 一首歌曲的成功与否首先需要歌词,这首主题歌的歌词真的十分简单,但是往往神奇的东西就是孕育于简单之中,往往越是简单的东西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感动。歌词中多次出现了one world和one family等歌词就很好的传达了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而整首歌曲的曲风较为含蓄内敛,同时饱含中国元素和国际风格,另外由于歌词的简单易记以及旋律的朴实非常适合传唱。 三:《我和你》带来了非凡的惊喜 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参与,这是业余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工作者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也涌现了如群星演唱的《北京欢迎你》、孙楠李玟演唱的《永远的朋友》、张靓颖演唱的《拥抱爱的梦想》、周杰伦演唱的《千山万水》等等,这些歌曲在开幕式之前已经面世,很多人往往猜测最后的主题歌会在这其中诞生,但若是真是这其中的歌曲则是缺少了一丝悬念,而在开幕式演唱的《我和你》的确让我们感到了非凡的惊喜,所以也特别能够吸引观众仔细聆听。
希望采纳
韩媒称韩国女高音将演唱奥运主题歌,这个是不是真的啊
奥运官方网站8月6日讯今天上午,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准备好了”新闻发布会。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张和平、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王宁、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副主任朱虹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发布会上,张和平正式公布了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者。
张和平说,在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结尾部分,也就是《梦想》表演段落里,将首次公开演唱开幕式主题歌。这首主题歌是从奥组委历时五年、举办了四届的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并经专门的评审程序确定的。为尊重大家对神秘的期待,今天仍然不公布这首主题歌的相关信息。但可以公布的是:主题歌的演唱者是中国著名歌手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
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演唱者:莎拉-布莱曼简介: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6日讯今天上午,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准备好了”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张和平正式公布了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者:中国著名歌手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以下为莎拉?布莱曼简介:
姓名: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
生日:1960年8月14日
出生地:英国,伦敦,檏次茅斯 (England, London, Berkhampstead)
曾经就读过的学校:Elmhurst Ballet School, Arts Educational School,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首次登台表演:13岁时在John Schlesinger的作品"I and Albert"中扮演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最大的女儿Vicky,伦敦皮卡迪利(Piccadilly Theatre)剧院
居住地:伦敦、米兰、西班牙
偶像:Jessie Matthews
最喜欢的歌手:David Bowie
最喜欢的作家:Anita Brookner
最喜欢的食物:印度菜
宗教信仰:卡巴拉教
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 是继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之后世界乐坛涌现出的另一个天后级人物。她与安德烈-波伽利被称为是跨越古典与流行的标志性艺人。在世界歌坛风行古典流行跨界互相交融的今天,莎拉-布莱曼无疑站在了这个潮流的最前沿。她曾创造了单曲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张的惊人记录,她因此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听众和歌迷,她的歌迷不仅来自歌剧界,舞台剧和古典音乐界,更有大量歌迷是喜欢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和发烧友。她和她的音乐在各大媒体的爆光度,播放率和点播率最高。
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舞台剧原本是无法融合甚至对立的音乐空间,但是莎拉的歌声却极具创造性地将它们结合在了一起,她用极为难得的艺术手法将所演唱的音乐表现出来,而且仍能不损其原味。
作为一位歌唱家,少有人能像莎拉-布莱曼这样,如此的才华横溢,如此的风格惟一。那极具个人气质的歌声,虚幻、空灵、纯净,时而清新甜美、时而高亢震撼,营造出无边无际的空间幻觉,令她直入云霄的高音不仅不会刺耳,反而抹上一层天籁色彩,让人充满迷惑与想象,就像航行在海上孤寂的水手听见美人鱼的吟唱般,成为一种方向感的皈依,一种心灵折服的美声女神。每当她的歌声响起,在那些残阳如血的黄昏,人们总是不可救药地迷失在那柔情美声里。就像是在逃离烦闷躁动的心路上,莎拉的歌声是最好的御花园。
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莎拉的歌声能够极具创造性地将流行音乐、舞台剧和古典音乐结合在一起,用一种极为难得的艺术手法将所演唱的音乐表现出来,且总能不损其原味。在本月底的北京演唱会上,尽管主题围绕新唱片《一千零一夜》进行,但演唱的作品还是涵盖了她多年的成名作,包括音乐剧《歌剧院幽灵》、《艾薇塔》唱段、歌剧《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的女声版以及流传全世界的那首《告别的时刻》等,依旧涉及到流行、古典和摇滚三大音乐类型。
莎拉-布莱曼曾经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式上和世界三大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合唱了闭幕式主题歌《永远的朋友》。
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演唱者:刘欢简介:
个人履历
★1963年8月26日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教师家庭;
★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攻读法国文学专业;
★1987年至今先后在国际关系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西方音乐史》
★2002年,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聘任为副教授。
★[1985]夺得北京首届高校英语、法语歌曲比赛双料冠军;
★[1985、1986]随中央讲师团自愿赴宁夏石嘴山支教一年,讲授音乐;
★[1986]参加中央电视台《**世界》周末文艺晚会录像,演唱英法歌曲 《乡村摇滚》《我的路》以及**《德黑兰43年》《野鹅敢死队》主题歌,这是第一次进棚录音,也是首次录像;
★[1987]首次为电视连续剧《雪城》录音主题歌《心中的太阳》、片尾曲《离不开你》;
★[1987]录制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
★[1988]荣获《人民日报》主办的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八八十大金星” 称号,得票数位居第二;
★[1988]为时事政论片《世纪行》创作主题曲《你是一面旗帜》;
★[1988]首次自己投资自己制作录制演唱专辑卡带《刘欢的沙龙》;
★[1988、1990、1992]连续三届当选“全国影视十佳歌手”;
★[1990]凭借歌曲《丁香雨》《黑船》获得《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全国十大青年作曲家”创作、演唱双奖;
★[1990]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十一届亚运会会歌《亚洲雄风》;
★[1991]参加中央电视台首次大型赈灾义演电视直播晚会,演唱歌曲《世界需要热心》,因“迟到”被“封杀”;
★[1991]与歌手韦唯共同发起北京演艺界赈灾义演,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共募善款1600万元,并与众明星录制和演唱专为此创作的歌曲《共有的家园》;
★[1993]应导演郑晓龙、冯小刚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创作音乐;
★[1993]与韦唯合作演唱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五星邀五环》;
★[1993]与韦唯合作演唱首届东亚运动会主题歌《崛起的东亚》;
★[1993]应北京奥申委邀请与韦唯合作录制奥斯卡获奖得者乔治?莫罗德专为北京申奥创作的歌曲《Good Luck Bei jing祝福北京》英文版,并赴摩纳哥参加2000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仪式;
★[1994]应邀赴纽约参加在举世闻名音乐圣殿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演出;
★[1994]《北京人在纽约》荣获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电视剧优秀 音乐创作奖”;
★[1994]在上海万人体育馆参加第二届中日歌会与陈燮阳指挥的上海交响 乐团合作演唱《千万次的问》,与日本音乐才女五伦真弓演唱《恋人》
★[1994]应邀赴日本参加第12届广岛亚运会开幕式,演唱自己的作品《让 我们同行》;
★[1994]应导演米家山的邀请为**《带轱辘的摇篮》创作音乐;
★[1995]应导演赵宝刚邀请为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创作音乐;
★[1995]应文化部的邀请赴罗马尼亚担任布拉索夫国际流行音乐节评委;
★[1996]在“中国当代歌坛经典回顾展”大型活动中荣获“中国十大歌手 奖”和“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
★[1997]应投资人朱时茂和制片人王伟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创 作音乐;
★[1997]签约索尼音乐和上海声像;
★[1997]发行首张个人双碟精选集《记住刘欢》;
★[1997]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八届全运会主题歌《生命的放飞》;
★[1997]为下岗工人录制公益歌曲《从头再来》;
★[1997]应邀担任领队带团参加香港亚洲流行音乐节;
★[1998]应著名作曲家谭盾之邀与世界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同台合作,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谭盾作品音乐会“天地人”;
★[1998]为国产美术大片《宝莲灯》创作和演唱主题歌《天地在我心》;
★[1999]荣获首届CCTV和MTV“音乐盛典”“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2000]作为全球唯一的华人男歌手,被载入美国出版全球发行的《SONY MUSIC 100 YEARS SOUNDTRACK OF THE CENTURY》精装纪念册;其作品 《爱之无奈》同时收入该纪念册之珍藏版;
★[2000、2002]应邀担任CCTV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评委;
★[2000]荣获中国原创歌曲排行榜最高奖项“杰出成就奖”;
★[2000]获CCTV和Channel[V]颁发的“新千年杰出男歌手奖”;
★[2000]以“著名音乐家”的身份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新中国艺术 家”大型明信片集;
★[2000]应谭盾的邀请参加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谭盾千禧年作品音乐会暨上海新年音乐会,演唱《爱之无奈》、《相约如梦》和与人合作演唱歌剧《茶花女》选段;
★[2001]应邀录制申奥歌曲《我们可以》并赴莫斯科参加凤凰卫视制作的 2008年奥运申办国揭晓仪式直播节目;
★[2001]《少年壮志不言愁》.《千万次的问》.《好汉歌》三作品同时入 选北京百姓投票评选的新中国建国以来“我最喜爱的电视十佳歌曲”;
★[2001]与毛阿敏合作演唱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又见彩虹》;
★[1999、2002]连续四年分别参加在世界著名的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英国伦敦千禧宫、 希腊雅典卫城、 南非约翰内斯堡曼德拉剧院举行的“为中国喝彩”大型演出;
★[2002]应中国爱乐乐团总监、指挥余隆先生的邀请参加北京第五届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演出;
★[2002]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北京新年音乐会;
★[2003]获第三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
★[2003]与京文唱片合作发行首张翻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给我的同龄人及后代》;
★[2003]应邀担任中国轻音乐协会首届“学会奖”评委,并获“流行音乐贡献奖”;
★[2003]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流行专辑”.“最佳男歌手”.“评 委会大奖”,成为获得奖项最多的音乐人;
★[2004]在首都体育馆举办《欢歌2004》首次个人演唱会;
★[2004]获得CCTV和Channel[V]颁发的第十届华语歌曲“榜中榜”之“评委会特别奖”;
此外,刘欢每年还会有选择地应邀到北京的一些高等院校举办音乐知识讲座,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等。
谁有2008年奥运会观后感 作文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感
开幕式的倒数计时真的太棒了,超级喜欢!雄壮的缶声,闪烁的灯光,恢弘的场面,加上成千上万人整齐的呼吼,震撼呀!
烟花脚步太有创意了!看转播的时候不知道还有29个之说,后来看到网上说29个脚印代表29届奥运会,更觉得意义非凡。真的就像是奥林匹克巨人一步一步走近主会场鸟巢,也走进我们每个观众的心中。银色五环在场地中央亮起,接着更从平面转为立体,很抓人眼球。
同唱国歌的场面自然也击中我了,我在电视前也跟着唱。不过我只很小声的唱了一句,周围的人都不唱,我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唱。这样的事情需要氛围。
卷轴的出场也相当惊艳!在祥云火炬的推广下,卷轴成了一个被世界广为认知的中国元素。开幕式上再度以这样高科技的形式出现,让我有一种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交融的感觉。后来的舞蹈作画大概是因为《唐伯虎点秋香》太深入人心,没有太多的惊喜,反而觉得跳舞的时间有些太长。
孔子三千弟子喊的《论语》好难得听出来几句。我只听出“朝闻道,夕死可矣”还有另外一句,不过现在不记得了...
古代四大发明的文艺展示中,活字印刷显然最直观,最有气势。三个不同时期的“和”字,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和谐世界的主题。我觉得三个字出现的间隔时间有点长,应该可以多加几个不同字体的“和”字。中国书法那么多的字体,什么楷书、历书、行书、篆书都可以拿来用用嘛。不过再仔细想一想,这种程度的点阵,要反映出不同字体,恐怕力有未殆。
海上丝路很有气魄。那些水手们的表现太精彩了!挥舞着那么巨大的船奖,看上去就辛苦万分。天涯上有帖子里说,早在四月份排练的时候,就频频出现有人中暑的情况。开幕式上你们的表现如此精彩,相信你们会觉得之前的辛苦是值得的。辛苦你们了!也万分感谢你们奉献给世界如此精彩的演出!
太极大阵在不少场合见过,这次也就没有很特别的感觉。之前以为表演者都是大学生志愿者,后来看到他们整齐的做出凌空侧翻倒地的动作,觉得应该都是可爱的子弟兵吧。
灯光人有点雷人!我看到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多人被强迫着戴了绿帽子啊,囧~其实这样的场面导播完全没必要给近景,可以全部放远景嘛。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挥舞翅膀的鸽子创意一般,人体鸟巢出现在大鸟巢之中就非同一般了。可惜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卷轴有点不合时宜的依然亮着,让人没能更好的欣赏这个小鸟巢。
小地球虽然被SBS提前曝光,但是看到蓝色的地球出现在星空之中,还是觉得亲切。奥运会主题曲很配这个场景,旋律挺好。如果节奏稍微快一点就更好了,也不用很快,跟《手拉手》差不多就行。两位歌手唱的也好,就是刘欢穿的衣服有些寒。就不能穿得正式点吗?好歹是个全球性的直播呀。
运动员进场没有给举牌美女和牌子特写,不应该啊,至少那个牌子应该出镜嘛。之前宣传中文国名采用书法写就,是本届入场仪式的一大特色,可是不给镜头谁能看出来?和姚明一起进场的小孩在入场时也没给特写,直到最后代表团都走到预定位置了,我才认出来是汶川小英雄林浩。那幅巨画在运动员踩出彩虹之后也没给过特写,之前频频拍运动员的脚,白白制造了一个悬念。如果最后能在那幅画上加盖一个中国印,就完美了,呵呵~
火炬点火超赞!夸父追日的神话感浓郁,更有祥云一路相随。火炬全世界传递的画面紧随其后,让人回想这一路走来兴奋、激动以及其他充满各种情绪的点点滴滴,更加明白夸父追日的执着。李宁大叔真难得啊,难为吊着钢丝还能做出那么飘逸、潇洒、韵律感十足的动作,爱你没商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整体精彩没得说,有些细节不到位,白璧微瑕。然而瑕不掩瑜,谢谢所有为开幕式做出了贡献的人们,是你们的努力,给我们、给全世界奉献了一场如此多姿多彩、大气磅礴、充满中华神韵的演出!谢谢你们!
用七年的时间策划,用七年的时间筹备,用七年的时间保密,用七年的时间揣测,也用七年的时间等待——直到最后一切一切的谜底揭晓,我们用骄傲承认等待的价值!
昨天的中国,像极了过新年,家家户户买“鸭脖”,啤酒+鸭脖+开幕式=完美生活!在解决完昨天剩余的蟹脚鸭脖之后,我决定坐下来“抒发”一下观后感想,当然此时浑身周遭一派“卤味”。
我用一个字总结昨天的开幕式:“牛”;用一个词总结昨天的开幕式:“细致”;用一句话总结昨天的开幕式“遗憾略有,震撼有余”。
其实昨天的开幕式贯穿张艺谋和其智囊团的风格,光、影、音、像完美合一,此前在阳朔观看《印象刘三姐》时,就已对张导的创意和手法赞不绝口,因此此次开幕式中的部分内容,对于我而言熟悉大过惊喜,但是依然赞叹张导“如画”般的色彩使用和光影叠加。
张艺谋实在是一个会用“人”的导演,除去中国固有的人海战术,我们真的欣喜的看到他将所有的人用“活”、用“精”、用“巧”,每一个恢弘的场面,张导都让它充斥着“人”,不仅展示着13亿人民的泱泱大国之势,也无时无刻不在向世界表现中国人的“和力”——团结、温和、智慧和力量。
“温文尔雅”是开幕式最好的诠释,无论是整体的节奏、音乐的铺排、还是主题歌的唱响都是“温”,而开卷铺陈的文房四宝、四大发明、上下千年又是“文”,昨天观看时我也觉得因为“温”、“文”而少了些许的运动激情,今天再来细细品评,倒发现正是“温”、“文”让人多了回味的余地。我们毕竟是儒家思想的浸透者,儒雅是根儿上的问题,摆脱不了,不如大张旗鼓。
火药中国造,却在当年成为中国的伤痛,昨天开幕式中的烟火燃放,着实的给老外们上了一课:看看,我们造火药,本是欣赏,不是攻击!火药是得这么玩儿的!
任何一场盛宴,都一定会有遗憾,也一定会有人站出来指指点点,我更愿意让遗憾封存,因为昨天我们真的足以骄傲!昨天的创意让我不得不感慨:“中国人只要肯学,只要肯做,就一切且有可能!”,同样的以面聚点,我也领悟到,一个人“温文”则“雅”,“勤尽”则“精”。